2024中考道法热点:
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
2023年10月24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》,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。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,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,对于振奋民族精神、凝聚人民力量,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,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。
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,涵盖思想政治、历史文化、国家象征标志、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、宪法和法律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、国家安全和国防、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。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,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,并对公职人员、企业事业单位职工、村居民、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,分别作出相应规定。
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,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,对于振奋民族精神、凝聚人民力量,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,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。
命题视角:民族精神、依法治国
命题示例
(1)阅读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,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。我国宪法规定,国家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,但仍存在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脱节、远离学生实际、形式陈旧单一等突出问题。
材料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,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、广泛征求意见、反复修改完善,形成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(草案)》。2023年6月26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(草案)》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。2023年10月24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。
展开全文
结合上述两则材料,运用所学知识,简述我国立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。
[解析]结合材料“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,但仍存在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脱节、远离学生实际、形式陈旧单一等突出问题”,可联系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,更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传承民族精神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答。结合材料“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,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、广泛征求意见、反复修改完善,形成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(草案》,可联系有利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,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答。两则材料均可联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答。
【答案】
①有利于落实宪法规定,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,推进全面依法治国,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。
②有利于解决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,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保障。
③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,更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民族精神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④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,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【依法治国】背诵金句
1.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。
2.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。
3.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。
4.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。
5.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: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,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。
6.坚持厉行法治,要推进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。
7.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。
8.实现经济发展、政治清明、文化昌盛、社会公正、生态良好,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,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,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、稳预期、利长远的保障作用。(新修订)
【依法治国】常考设问
1.法治的意义?(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?)
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,让人们建立起基本、稳定、持续的生活预期,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,使人们安全、有尊严地生活。
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,是发展市场经济、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,是解决社会矛盾、维护社会稳定、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。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。
③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。
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。
⑤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,*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。
(依法治国的重要性?④⑤)
2.十八大以来,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哪些显著成就?
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,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,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,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,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。(新修订)
3.法治的要求有哪些?
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。(良法之治的三个判断标准: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,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,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,符合公平正义要求,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。)
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。(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,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,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。)
4.如何建设法治中国?
①建设法治中国,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(科学立法),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(严格执法),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(公正司法),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、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(全民守法)。
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,必须坚持党的领导、人民当家作主、依法治国有机统一。
5.我国政府的作用、权力来源、宗旨和工作原则?
(1)作用:一方面,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;另一方面,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。
(2)权力来源:在我国,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。
(3)宗旨: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。
(4)工作原则:①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,受人民监督,为人民谋利益;②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,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,努力建设法治政府。
6.依法行政的重要性、要求及核心是什么?
(1)重要性: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。
(2)要求: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、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,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。
(3)核心:规范政府的行政权。
7.如何建设法治政府?
政府的角度:
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、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,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。
②我国政府依法行政,全面推进政务公开,保障公民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和监督权,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。
③建设法治政府,必须依法行政,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,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,提高政府公信力,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。(政府的角度)
公民的角度:
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,献计献策,主动监督,促进政府依法行政。
8.厉行法治的内涵?
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,履行义务。
9.如何做到厉行法治?(如何建设法治中国?)
国家:①坚持厉行法治,要推进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。
公民:②现代社会的公民,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,弘扬法治精神,强化规则意识,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。
党和政府:③党和政府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,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动发展、化解矛盾、维护稳定、应对风险的能力。
社会:④要加强法治宣传,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,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,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“守法光荣、违法可耻”的法治文化导向。(新修订)
法治和德治: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。(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)
10.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?(法治与德治的关系)
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,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,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。
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,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;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,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。
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,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。
【民族精神】核心观点:
1. 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、爱好和平、勤劳勇敢、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。
2. 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,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,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。
3.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,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,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,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。
【民族精神】考点梳理:
1. 民族精神的内涵: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、爱好和平、勤劳勇敢、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。
2. 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。
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,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。
(1)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:井冈山精神、长征精神、延安精神、西柏坡精神等。
(2)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:大庆精神、雷锋精神、焦裕禄精神、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、西迁精神、抗美援朝精神等。
(3)改革开放时期:抗洪精神、载人航天精神、抗震救灾精神、塞罕坝精神、奥运精神、女排精神、工匠精神、改革开放精神、探月精神、抗疫精神、北斗精神、特区精神等。
3. 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精神及表现。
(1)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,表现为敢为人先。
(2)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,表现为自强不息。
(3)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,表现为同舟共济。
(4)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,表现为志存高远。
4.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?
(1)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,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。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,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,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,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
(2)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,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,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。
5.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。
(1)对国家:在国家危难、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、舍生忘死、前仆后继。
(2)对他人:在他人生命、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、扶危济困、无私奉献。
(3)对自身: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、敬业创优。
补充设问:请列举在我国不同时期展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模范人物及事迹。
(1)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: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;②黄继光堵枪眼;③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绝不投降;等等。
(2)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:①“铁人”王进喜:宁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;②“世界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:一生与水稻为伴;等等。
(3)改革开放时期:①中国女排:三十年拼搏不息、低谷中永不言败;②钟南山:疫情面前最美逆行;等等。
本文来自作者[yuange]投稿,不代表秦娱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jinridb.com/wiki/202411-603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秦娱网的签约作者“yuange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政府与社会:如何通过法律促进社会公正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秦娱网]内容主要涵盖: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知识分享
本文概览:2024中考道法热点: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2023年10月24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》,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。制定爱国...